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自深渊来第162节(1 / 2)





  江蘅:“梁女士,午安。”

  李瓒挺直腰板下意识跟着喊:“梁女士午安。”愣了下才发觉不对,赶紧改口:“伯母,中午好,我叫李瓒。”

  梁瑰眼里漾着柔和的笑意:“快进来。”

  一进门就拉着李瓒看,摸着李瓒的脸,梁瑰女士尤为高兴:“不太像梁玫,但是我一见就喜欢。上回听梁玫说起你和小橙子,就一直想见你们,我催江蘅赶紧带你过来一趟,总有事忙不过来,我还想着今年过年去你们那边。”

  李瓒向来招架不住热情的女士们,像个乖娃娃一样坐下来,任由梁瑰女士‘揉扁搓圆’。

  “我也一直想找个时间来见您。”

  梁瑰:“吃了吗?”

  被遗忘的江蘅插进来:“我俩都没。”

  梁瑰:“我给你们煮碗面。”说罢就起身去厨房。

  李瓒不合时宜地想到港剧里常见的台词‘煮碗面’,原来不是刻板印象。

  “梁女士只会煮面。”

  李瓒不意外江蘅能看穿他,只问:“这儿只有伯母一个人住?”

  江蘅坐下来,揽着李瓒:“她喜欢清静。”顿了顿,说道:“其实我一出生就被抱离梁女士身边,说是十岁以前住这里,其实还是聚少离多,偶尔回来,总能创造最快乐的回忆。父母妹妹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

  李瓒握住江蘅的手。

  江蘅笑一笑,没说话。

  树叶摩挲,光影斑驳,清脆的鸟鸣衬得环境更为幽静,李瓒和江蘅初至港城便在这里先享受了难得清闲的午后。

  第166章

  深水埗·圣玛利亚女子教堂。

  11月03日,11点52分。

  位于十字街头,两条主干道交叉点的圣玛利亚女子教堂外观不甚起眼,挂在门口的牌子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如不仔细观看,很难辨认出来。

  大门常年紧闭,锈迹斑斑,爬满青苔。

  教堂对面则矗立一栋五层高的商场大楼,不少名品店入驻其中,生意冷清,店员懒散,却屹立十多年不倒。

  “据说撑着这栋商场大楼的经济来源不是名品店,而是地下停车场。”

  十字街口,人行道旁,江蘅握着奶茶杯,同身旁的李瓒说。

  “五层地下停车场,据说可容纳将近两千辆车。据说。”

  李瓒扬眉:“地下被挖空了吧。”

  “谁知道呢。”江蘅笑了笑,吸口奶茶,眯了下左眼:“糖放多了。”

  “我尝尝。”李瓒含住江蘅手中奶茶的吸管,尝了口便很肯定地说:“甜过头。我这杯手打柠檬甜度适中,尝尝?”

  江蘅吸了口,被酸到皱起脸,抬眼看去,李瓒笑睨着他,眼中都是恶作剧成功的快乐。

  “说是有五层,实际只对外开放上面两层,到第三层的入口处有安保排查,还有明显增多的监控,对特定人群24小时开放,离开时走另一条通道,很少和上面两层的车正面相碰。”

  李瓒来回看了眼分立于街头两边的女子教堂和商场大楼,外观平平无奇,甚至老化严重,任谁都不会对它们产生探索的兴趣,自然发现不了埋藏其中的犯罪利益链。

  “找个时间进去看看?”

  “要会员制的。”

  “你还搞不定一个会员?”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不能说搞不定。”

  江蘅抬手搭在李瓒肩膀,揽着朝前走去:“晚上再来吧,能看到更多。”

  李瓒不经意地一瞥,瞥见对面一辆送货大卡车经过红绿灯开向右边车道,接着转入商场大楼的大门,停在门口,副驾驶座有人跳下来,朝安保亭的位置走去,再出来时,手里拿着张卡。

  那人身材颀长,戴着顶鸭舌帽,帽檐压很低,看不清全脸。

  江蘅:“看什么?”

  李瓒:“那辆卡车是从粤那边过来的,运输蔬菜肉类等食品,容量很大,估计是给对面的女子教堂提供的粮食。不过这些不重要,我疑惑的是赵颜里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粤江市那个记者?”江蘅顺着李瓒视线看去,只见到逐渐消失的卡车尾:“刚才的副驾驶?她被楼吉带走,原来是混进港城的女子教堂。”

  李瓒目不转睛地向前走:“楼吉带走她,让她潜入港城‘红馆’,很难说不是为了里面的辛秘。”

  江蘅:“按‘宋先生’的谨慎,又有前车之鉴,他不会明目张胆出现在女子教堂里,所以赵颜里的调查不针对‘宋先生’,而是女子教堂本身。或许是揭露里面的真实情况,或许是探查内部结构,更有可能是调查出多少张熟悉的面孔。从这条思路走下去,侧面验证楼吉或许没进去过,他被那位‘宋先生’深深提防。”

  李瓒:“也许我们很快就能再见他。”

  江蘅:“但愿不是坏事。”

  李瓒:“霍文鹰和程北跑哪去了?”

  江蘅:“找霍景山的旧部,打探些消息,还得先摸清‘宋先生’的真实意图,才好对症下药。”

  李瓒扔掉空塑料杯,拍了拍腹部说道:“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