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5节(1 / 2)





  比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更有意思。

  很多大学,都直接把苏青玉这篇文章登到了自己学校的内刊,让学生们学习。最好能常常思考,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国家确实给不了你们像国外那样的好生活,但是国家已经尽量给了能给的了。

  经济这么困难的时候,所有大学,学费全免,而且还能申请补贴,基本上只要有证明就能申请到。

  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多都人数,开销多大啊。

  都是勒紧裤腰带供出来的大学生啊。

  因为这些学校的大力宣传,甭管有没有起到什么明显效果,倒是掀起了一股像苏青玉同学学习的风潮,还未这种精神取了个名字,苏青玉精神。

  苏青玉听说之后,从脸到脖子都红了。

  她也就写了一篇发表自己观点的文章,感觉也没写的多好啊。搞的这么红火?

  她自己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国家要改革开放了,正好这个时机,防止崇洋媚外,所以才会这么大力宣传的。倒是占了个时机的便宜了。

  “青玉,你可真棒啊,咱们经济学一班走出去,可骄傲了。”

  张娟高兴道。

  李乐乐道,“何止啊,咱们外语社团也骄傲呢,这可是咱们社长,四舍五入的,咱也沾光了。”

  牛芳道,“那我还是和青玉一个宿舍的呢,我是不是该更骄傲?”

  “几人哈哈笑了起来。

  苏青玉油墨道,“我倒是压力大了,我想着以后自己可要谨言慎行了,要是出一点错误,得被多少人盯着啊。然后会指着我道,看,就是那个写个文章火遍全国的苏青玉。还学习苏青玉精神,苏青玉自己也犯错呢。这多打脸啊。责任太大了。”

  李乐乐道,“没事,到时候我们也写文章,帮着你骂,咱经济学系的也是可以写文章骂人的。”

  李慧云见她们聊的开心,小声道,“苏青玉,我听人背后议论你,说……说你自己写文章不让崇洋媚外,但是你自己还学外语,还是外语社社长。”

  听到这话,牛芳就站起来了,“谁说的?我倒是看看什么小人在背后说这种闲话。”

  苏青玉拉了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咱就算管了别人的嘴,咱也管不到别人的心。不过这倒是给了我灵感了,我们社团可以有个对联——苦学外国种花技术,争做华国最好花匠。横批学外语的花匠。”

  李乐乐他们顿时笑了起来,“不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牛芳道,“不能用这句了,咱们和平时代,和平发展。咱们就是花匠,学技术,种桃花!”

  张娟乐呵道,“我们以后都是种花家。”

  李慧三人都看着她们乐呵呵的样子,有些不解,又有些羡慕。

  感觉这种万事都不放在心里的想法,真好。

  倒是以前针对张娟的时候,虽然有一种胜利的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不开心的,看着她就不开心。

  其实现在想来,完全没必要那么做。搞的大家都不开心。

  苏青玉说到做到,还真的在社团上贴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对联。

  外语社团的成员知道苏青玉被某些人背后议论的事情之后,都故意称呼自己为学外语的华国花匠。

  学外语怎么了,学外语就是不能做花匠了?学外语就不能爱国了?学外语就不能不崇洋媚外了?

  有本事你们学的课本,别用翻译版本,自己去读外语原本去,看认识几个字。

  因为这会儿学校里也没什么别的娱乐,这事儿传出去了,好些系里纷纷效仿,学生们称呼自己为:通过学外语的花匠学经济的花匠/学文学的花匠/学建筑学的花匠……

  这事儿让好些老师们听到,也哭笑不得,说这些年轻人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有老师道,“学生时代,是他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时代了,随他们去。”

  “再自由,也得尽快成长了。还是得有人引导。”

  学校里正好也筹备着开始选学生会成员了。

  苏青玉的名字被报上去了。

  除了苏青玉之外,外语社团的几个学生也在苏青玉的鼓励下报名参选了。

  因为这次迎接新生,他们也是帮忙了的。而且搞的外语社团,也开始在各个系里搞分社,他们也有足够的经验。

  再说了,自己社团的社长去参选学生会主席了,自己这边可不能不给面子。

  学生会主席是由各院系的老师进行投票的。

  各院系也报上了院系优秀学生名单过来。

  和苏青玉一起竞选的人不少,甚至成绩比苏青玉还要优秀,而且之前在岗位上也是有丰富工作经验,做出成绩来的。

  苏青玉和他们比起来,条件不算最优秀。要按照以前,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过这次她却以百分之七十的支持率,被选为了京大学生会主席。

  按着老师说的,工作能力重要,成绩也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个人的成就,不能代表集体。得能带着几天一起成功才行。

  苏青玉在集体上,搞了个外语社团,带着各个系里的学生提高外语知识,也做出了成绩。在思想上面,写了篇文章,引导全国年轻人爱国。

  所以,学生会主席这个位置,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