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2节(1 / 2)





  苏青玉笑着道,“养殖虽然周期短,容易来钱。但是也有点不好,一是每年的投资可不少。那些养殖户都是要喂饲料的。二来,风险也大,万一出现个什么瘟病之类的,损失非常非常大。而种植相对来说,只要熬过了前期的几年,后期投资就会极少,且回报周期长,风险小。”

  这么一说,两人又觉得确实有道理,凡是有利有弊。

  苏青玉道,“而且咱湖云还没大面积种植果树的地区,咱要是这么种了,也算是第一个走出来的地区。更容易种出特色来。”

  “就和咱们好山的肉制品一样,现在虽然东山也养殖了,但是其他人就是优先选好山。”

  武区长和秦区长听着,也觉得搞种植确实也是不错的。

  就是犹豫种植出来的水果不好吃。

  武区长道,“那水果好卖吗?我上次在一家农民同志家里吃了他们家种的橘子,可酸死我了。”

  苏青玉笑道,“普通品种当然不行了,咱们要发展,就要重视科学种植。首先从水果的品种,种植技术方面,那都是要讲究科学依据的。”

  秦区长道,“还有一点我也担心,就怕果树周期长,大伙儿没那个耐心。”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短期投资也是有必要的。咱们以长线投资为主,短期投资为辅。比如我们搞果园,我们还能够教农民同志在果园里面养鸡养鸭,养蜜蜂。这都是果园附加的短期投资。先让农民同志在短期内看到收入的钱,给他们信心。”

  这个时候的农民同志是真的很穷的。哪怕收入就一点点,他们也是满足的。

  就比如东山的老百姓投资一样,收入其实也不算多,但是都很满足。

  为什么?因为可以见到钱啊。

  之前种地种粮食压根就换不了多少钱。辛辛苦苦一年,可能就赚了个肥料钱,维持下一年的种植而已。

  她这些考虑的很全面的建议打动了两个区领导。

  后面苏青玉又提了种果树的好处。

  比如各区可以开办饮料厂,果酒厂。可以开办果干厂。

  如果担心开办厂子卖不出去东西,这也不用担心。

  既然是合作,花岗当然会帮忙了。

  她会和市里农产品销售公司合作,在花岗成立一家水果产品销售公司,专门对外销售。

  “你们也了解,我们是和很多企业有联系的。销售方面不成问题。当然,你得保证质量好。”

  第424章 第424章

  这些提议只是苏青玉单方面的一个建议。

  甚至这个建议还没来得及详细的规划, 所以暂时也不能当做是两个区发展的计划。

  不过她这些描述倒是深深打动了这武区长和秦区长。

  两人都想继续谈下去。

  苏青玉笑着道,“现在谈还为时尚早。一是我们也没做详细的勘测,并不知道两个区适合种那些品种的果树, 另外就是你们那边的干部是不是能承担起这些重担。”

  武区长道,“这是肯定的,我们这次决心很大。”

  苏青玉道,“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这不是我要为难你们,而是要想发展, 就必须走的历程。”

  胡区长在边上帮腔, “是啊,我们苏书记对花岗干部也是这样的态度,这不, 开年又准备增加一些严格的规定。她也常常和我们说,胜利的成果也是需要有才能的接班人维护的。”

  武区长和秦区长点头。

  “我们都理解。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打算的。”

  苏青玉笑道, “行,你们能有这个决心, 那我们花岗肯定也是提前做好准备的。到时候我们还是和东山区那样, 给你们提供一些基层干部帮忙。怎么样?”

  这可真是让两人心里高兴。他们来这里, 也是希望得到这方面的帮助。

  有经验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一番不算详细的会谈, 就确定了三个区之间的发展的路子。

  散会后, 华阳区和临河区的两位区长就赶紧回去了, 回去之后还要和区里开会。

  虽然苏青玉说华阳区和临河区都可以进行合作,但是谁都知道, 走在前面肯定是最好的。

  没看到东山已经走在前面了吗?

  所以他们现在压力很大, 生怕成为几个区里面最后落的一个了。

  花岗和东山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特别是花岗区,发展的太快了。

  每次来花岗,他们都能感觉到这里的变化。

  真是一年一变化啊。

  因为这些压力, 加上苏青玉描述的这条发展的大道太过美好,两个区的区领导倒是十分坚定的表示要作出调整。

  从上到下的调整。

  年底,这两个区就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区内基层改革了。

  花岗则相反,区里工作都在作总结,比前两年要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