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4节(1 / 2)





  发展的大方向和模式制定之后,剩下的事儿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了。

  比如华阳区和临河区,到底适合种什么样的果树,如何种植。这都是需要专业人士来指导的。

  这方面苏青玉倒是得到了元归这边的帮助。

  当初他在首都搞的那个退伍军人培训学校,就有关于果园种植方面的培训班。

  苏建军当初就是在那边学的技术,然后回到苏家屯搞果园种植的。

  这些老师可是当初元华花了重金聘请的。

  有些也是从国外请来的果园种植经验十分丰富的技术员。

  这次苏青玉一提,元归就帮她请了人过来了。

  当然也不是白请了,也是要给钱的,走公账。

  “我也不白让你帮忙,这次宣传主题我都想好了。爱国企业支援农村建设——元华与云城合作培育新型果树。怎么样,这题目好不?”

  元归笑着道,“是为我们元华做宣传,还是主要想给云城这还没有种出来的果树提前造势?”

  苏青玉想着,自从结婚之后,这位可是越来越懂她了,都不好忽悠了。

  “都有都有,总比让你们当无名英雄好,是不是?我怎么能让元华受这委屈呢,该有的排面都得有。说起来,自从元华搞通讯之后,我们可是好久没有合作了。这次怎么也得好好宣传。”

  元归被这么哄了哄,心满意足。

  有了专家团队的加入,这工作重心就确定下来了。

  不过华阳和临河的基层干部们倒是没有闲着,在种果树之前,他们也要负责在村里进行宣传,然后帮助农民同志们先把鸡鸭养殖技术给学起来,办起来。

  大棚菜技术也要传播起来。

  各个村都在搞培训班,鼓励大伙儿多学习。

  这次宣传倒是没搞什么老百姓参观,而是直接在花岗拍了宣传片。然后拿到各个村去巡回播放。

  这会儿电视在农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这种露天的宣传片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基本上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

  于是全村的人都看到了离他们不远的花岗人民过的是多么富足的生活。

  那是他们难以想象得到的生活。

  如果是放的城里人的生活,他们还会觉得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事儿,不去羡慕,不去嫉妒。

  但是同是花岗,甚至有些人还是从花岗嫁过来的。有些人的亲戚还在花岗呢。

  这就没办法不羡慕不嫉妒了。

  花岗放完了之后,最后还顺带的把东山给拍了拍。特别是东山的养殖场。那成群的羊羔,可让看的人眼热极了。

  宣传片播放完了之后,村子里的基层干部就开始通过广播进行宣传了。

  “同志们,这就是在政府带领下富裕起来的新农村。花岗走在了前面,东山也已经起步了,现在就剩下咱们了。大家都不着急,今年政府已经开始和花岗合作,要带大家过上花岗那样的好生活了。只要大家好怕后配合,大家都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现在花岗还安排了干部来来我们村了,所以大家要对组织有信心,跟着党走,一定能让大家过富裕的生活。”

  后面又让花岗来的干部在广播里面讲话。

  年轻干部意气风发的在广播里面介绍了自己。

  说自己是来自花岗的干部,参与了花岗建设事业,有丰富的经验。如今得到组织的信任,安排来这里帮着大家致富。

  这样的宣传方式,以及这些讲话,让村里人晚上都激动的睡不着了。

  一整个晚上都谈论着花岗,谈论着东山。谈论着自己所在的区领导会怎么带他们致富。

  第426章 第426章

  华阳区和临河去进行宣传, 专家们也都去检测土地了,苏青玉的花岗也开始为未来果树长成之后的事儿做准备。

  毕竟是搞合作的,花岗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有。

  花岗的好处就是, 在这里开水果销售公司,开和水果有关的工厂。

  让这个以广地以农产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更加丰富,不断的注入新的力量。

  不过也因为果树的生长周期,所以这个水果分公司还得做一些准备。

  她之前打电话给陈玉梅,邀请她谈开分公司的事儿。

  陈玉梅当即就坐车过来了。

  作为公司老总, 她现在也是有专车的人了。开完会就直接来花岗了。

  苏青玉也把胡区长请办公室来了, 然后一起商量这些事儿。

  苏青玉把水果种植的事儿和她说了,问她有没有这个销售的渠道,能够保证这么多的销售量。

  陈玉梅道, “我们现在和小红旗也在合作,在销售渠道上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了, 他们全国都有加盟店。”

  苏青玉笑道,“你有没有想法也开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