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章(2 / 2)

  陶家将宜兰救起,陶大人当夜就带着血书进了宫。

  信是端阳公主写下的,歪歪扭扭只得九个血字——契尔巴要战,烽烟将起。

  第二天一早,陶家就命人将醒来的宜兰送入宫中。

  宜兰身上包扎过的地方还渗着血,她跪在殿中句句泣血,指控老契尔巴王发现端阳公主将昭妃来信和媂妲公主无病一事告诉了先帝,于是将她打得近乎死去。

  随后端阳公主在病榻上昏昏沉沉了两日,又从侍卫口中得知契尔巴即将撕毁和平条约与大庆开战,于是咬破手指写下这封血书,用自己的命替宜兰争取了出逃的时间。

  端阳公主用腰带将自己吊死在了寝殿内。

  宜兰趁着殿中大乱,用腰牌逃出了契尔巴皇宫。

  第129章 129 回京

  她一路上躲躲藏藏,在契尔巴地盘上被追捕,几经周转才回到大庆境内逃回庆京。

  谁知契尔巴人竟追到了庆京境内,她身受重伤垂死爬到了陶府门前。

  陶家救下她,这才知道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了解缘由的先帝大怒。

  但他并不是昏庸之人,不会光凭着一个宫女的话就贸然开战,他让在边境护卫的将领侦查契尔巴的动作。

  书信来回将近半月,带来的消息却让先帝更加震怒。

  将领回禀,契尔巴确实已经点将练兵将近一个多月,刨去信使在路上的时间,开始练兵的日子与端阳公主信中所提相符。

  狼子野心、背信弃义还藐视大庆的脸面,先帝如何能忍,于是火速召集群臣商议,很快就指派了武将们前往各个与契尔巴接壤的边界御守。

  契尔巴王再也没提起将媂妲公主嫁到大庆,而先帝也没再追查昭妃一事,两国的主君心照不宣,都知道烽烟血战一触即发。

  两国各自点将练兵了一个月,战争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拉开了帷幕。

  双方的士兵在边界城池外的一条峡谷里打了起来。

  契尔巴人大喊着大庆人无耻搞偷袭,大庆的士兵则反斥契尔巴人不要脸恶人先告状,双方立刻摇旗吹号,血色铺上大地。

  自此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战争。

  直至最后契尔巴人战败投降,两国再次签下和平条约,战争才终于结束。

  战争结束那年的秋季,就是姜甯穿到原主身上,还住在乡下庄子的时候。

  长长的故事听完,姜甯花了几秒钟才把全部内容消化完毕。

  四人花了半天时间仔仔细细把走马坡从头到尾走了两回还是一无所获。

  就如同遇见阴兵借道的魏大爷所说,时间过去太久了,久到阴兵借道都消失了,证据也早就湮灭在时间的洪流当中。

  lt;a href=https:///tags_nan/ title=探案文 target=_blankgt;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