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8节(2 / 2)


  他道:“不见,以后周家的帖子不必送过来。”

  近侍忙应是,收走周家和为周家公子求情的帖子。

  大理寺重新整理了一份薛景勒索一案的卷宗,和刑部、都察院以及刑科再三勘核,盖上签印,送到东宫。朱瑄名义上主持了重审,这份案卷需要由他签名之后再留存原件和副本存档,以备将来查验。

  朱瑄浏览一遍,加盖画押,让内侍收好,眼帘抬起,看着书案前那尊象牙雕缕的摩睺罗。

  圆圆,答应你的事,我做到了。

  他拿起摩睺罗,手指轻轻摩挲。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传来,宫人站在屏风外通禀,罗云瑾来了。

  朱瑄笼着宽大的袖摆,珍而重之地放好摩睺罗,站起身,道:“让他去琴室等着。备茶。”

  宫人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罗云瑾在内侍的引导下转过屏风,走进琴室。

  琴室陈设简单,珠帘高卷,花几上的黑漆螺钿山中访贤图铜瓶里供了几把绿油油的菖蒲、半夏和竹枝,粉墙下设矮榻,榻前长案上一对高足瓷盘,盘中绿橙堆磊。

  朱瑄面色苍白,斜倚在榻上,没有戴纱帽,只戴了燕居冠,锦衣绣袍,气度优雅雍容。

  宫人跪坐在地坪扇炉子煮茶,茶叶过了两遍沸水,一屋子浓郁的馥郁茶香。

  罗云瑾走上前。

  朱瑄示意他坐下,指指匣子:“这是薛侍郎的案卷,你拿去收着罢。”

  罗云瑾坐到他对面,打开匣子,扫一眼案卷,唇边浮起讥讽的笑。

  多么的可笑,他的祖父半生清廉,兢兢业业,最后却死在太监和深宫妇人之手。

  他合上匣子,一盏茶送到他手边,茶水青绿,正是松萝茶。

  朱瑄喝了口茶,轻声问:“你若不是掌印太监,而是位列朝官,会怎么看司礼监?”

  罗云瑾手指微微攥紧茶杯。

  朱瑄平静地道:“罗云瑾,内书堂的内宦读的大多是典章制度相关的书籍,以备将来随侍时顾问,你不一样,你自小聪颖,读了所有文官需要读的书,我问你,假如你是朝官,你怎么看司礼监?”

  他眼帘抬起,直视罗云瑾。

  “如果我将来要裁撤司礼监,你又会怎么看?”

  炉火静静燃烧,一室茶香氤氲。

  罗云瑾垂眸,脊背挺起:“司礼监和内阁共理朝政,已成定局。”

  朱瑄淡淡一笑:“不错,你看得很明白。”

  宦官专权是一大弊政,但是司礼监已然成为和内阁并驾齐驱的权力机构,不能轻易废除,司礼监能够牢牢压制住内阁,倘若贸然裁撤司礼监,文官失去掣肘,必定陷入党争之中。

  朱瑄抬手,倒了满满一盏茶,送到罗云瑾面前。

  “罗云瑾,孤问你这个问题,不是把你当成司礼监的内应,也不是当成其他人,孤问的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权倾二十四衙门的罗统领。”

  “内臣也是臣子,你毕生所学并非无用,即使身在司礼监,也可以施展抱负。”

  罗云瑾静静地看着朱瑄。

  第164章 忠告

  廊前栽种翠竹,凤尾森森,窗前映下一片摇曳的竹影,满室弥漫的茶香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新橙芳香。

  罗云瑾望着茶盏中潋滟的茶水,一言不发。

  朱瑄停下来,咳嗽了几声,缓缓地道:“司礼监迟早要撤除,不过不能操之过急。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对立,必定导致朝政紊乱,若司礼监被废,官员党同伐异,互相攻击,继续纵容司礼监,内阁势弱,官员敷衍了事,宦官擅权。唯有两者和平共处、通力合作,紧密配合,朝堂才能稳定,内阁司礼监互相协作,六部官员各司其职,方能改善现在的局面。”

  嘉平帝荒废朝政,朝中阁臣碌碌无为,政治**,传奉官滥觞,宦官跋扈,民不聊生,内库已经无钱可用,军备废弛,各地起义不断,军户大量逃亡,两广、山东、山西、四川、江西接连发生兵变,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而边疆地区从来都不曾太平过。

  国朝早已岌岌可危,如若不能加以改良,必将走上末路。

  朱瑄抬手,近侍走上前,送上一份名单,他接过,递给罗云瑾:“前任掌印太监,或霸道,或暴虐,或阴狠,有恶名昭彰的奸佞,也有能名列《妍范》的贤能内宦。”

  《妍范》中记载的是历代正直忠诚的宦官。

  罗云瑾凤眸微垂:“太子认为我可以忝列《妍范》?”

  朱瑄道:“你的志向应该不止于此,位列《妍范》,哪里比得上流芳千古?”

  罗云瑾闭了闭眼睛:“太子太高看我了。”

  朱瑄笑了笑,面色苍白:“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结果?”

  声音柔和虚弱,却有气吞山河的雄浑气势。

  这一刹那,罗云瑾知道,坐在自己对面的人不是金兰的丈夫,而是一国储君,是将来的帝王。

  “为什么是我?”他轻声问。

  朱瑄掩唇咳嗽,道:“孤需要一个能够自我约束的内官,他必须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够和朝中重臣达成默契,互相配合,既能统领司礼监,又能压制内阁,还不会利欲熏心。司礼监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也没有比你更优秀的人。”

  罗云瑾摇头:“我这些年手染鲜血,手下也有冤魂。”

  朱瑄神情淡然:“孤找的是能担得起朝纲的英才,不是君子。”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