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2 / 2)


  而且里面的一些东西是目前人工降雨里面没提出来过的。

  肖教授作为物理学教授,自然知道目前国内的人工降雨有哪些缺陷的。

  不止成本高,而且实施也有一定的难度。遇到不适合的地区,甚至无法完成降雨的目的。

  这也是如今半个国家处于干旱中,却依然无法缓解的原因。

  江博的这篇论文通篇看下来,其中好几点都对目前的人工降雨技术有了一定的补充。

  肖教授看的激动坏了,老脸都红了。赶紧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了出去,“你在不在办公室,我这里有一篇论文,对于降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挂了电话之后,肖教授就将论文装好,起身快速走出办公室。

  当天晚上,s大学内,隶属于s市的独立研究所里面,人工降雨方面的专家一起开了个通宵会议。

  针对江博提出来的这些论点进行论证。

  这场会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结束。

  要不是大伙儿年纪大了,他们还准备继续的。

  最好是一口气将上面的论点做成正式的研究报告。

  研究所的人工降雨项目主任抓着肖教授的胳膊,“老肖,你是不是该把这位请过来啊,要是本人在场,咱就方便多了。”

  肖教授道,“我倒是想,可人家不乐意来。”

  另外一个老专家道,“要我说,这才华是有才华的,但是这个性子吧……你们看看最后那一句话。”

  ——期望奖励:苏江博,苏宋楚以及马兰同志可以吃上商品粮。

  众人一囧。

  虽然这个奖励也不算大,但是也太直白了。

  肖教授摸了摸鼻子,“你们也体谅一下,这孩子才八岁,什么都不懂呢。”

  “什么,八岁?确定不是八十岁?”

  大伙儿看向肖教授。

  肖教授道,“什么八十岁啊,就八岁。一个孩子!”

  大家一脸不信的看着他。觉得老肖这是熬夜熬出问题来了。

  项目主任道,“老肖,你是个稳重人,咱说话要实事求是。咱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得互相坦诚。”

  肖教授激动了,“骗你们做什么,就是八岁。那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絮絮叨叨的将江博的事迹说了一遍,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心痛。

  “你们是不知道啊,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智商多高,我是不知道。但是这孩子智商真是第一次见到。就是个搞科研的好苗子。我当时特别想留下来啊。”

  说的都有一把辛酸泪了。

  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该不该信。毕竟这样太匪夷所思了。

  让他们相信这篇论文出自一个八岁的孩子之手,他们还真的不敢信啊。

  肖主任见他们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干脆也不多说了,要换做是他,他也不信。当初老苏不也是在电话里说江博多聪明嘛,他不是也没信吗。

  “算了,我也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你们见到真人就知道了。不过这个商品粮……研究所能做主吗?”

  项目主任愣愣的表情这才恢复正常,“按理说搞科研的,大家都是有职位的,奖励肯定都是奖金。咱吃国家的住国家的,奖金也不会有多少。但是这位苏先生不是这边的人,给奖金似乎也不合适。要不这样,回头实验成功了,我就和上面申请。一个县城的三个户口问题,我看是没问题的。对了,他家里情况好不好?”

  肖教授道,“这个倒不是很清楚,孩子爸是当老师的。那位马兰同志是孩子的母亲。看样子是一个正式工养一位女同志和两位孩子。而且可三个都没城市户口。”

  “那条件还是有些艰苦的。”难怪要吃商品粮。不过这事儿要是真成了,其他事儿那都不是事儿了。在县城里给孩子母亲安排一份工作也不是不可以的。相信上面也不会不同意。

  事情还没定好,肖教授自然也没急着回信,免得一场空。

  不过苏校长这边却一直等着,心里那是一个难受啊。

  总担心老肖那边恼羞成怒,不给他把论文寄回来了。

  苏老太见他整天晃荡,有些不耐烦了,“那么着急干啥?回头让小博给你再写一份不就行了?”

  “那不一样,后面的那就变味了。”

  苏校长严肃道。

  苏老太笑了笑,也不理他。只觉得现在老头子真的变了。以前总是一板一眼的,看谁都是严肃的。现在就像个老小孩一样的。

  这人有了盼头,就是不一样。心里越发的觉得楚楚和小博就是老苏家的小福星。

  自从他们两个来了老苏家,老三两口子看着也开开心心的。自家老头子也越来越精神了。

  家里还有一罐子麦乳精,回头给两孩子送去。老大和老二家里条件好,她不着急。老三家里困难,可不能让孩子跟着吃苦。

  与苏校长比起来,江博倒是特别淡定。

  他知道科学实验不是光看一篇文章就能决定是否行之有效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验。

  而是否会进行试验,还要看看值不值得。否则就是浪费研究成本。

  所以江博对于中间会耽误多少时间都很清楚,压根就没操心过。论文寄出去了就没惦记。反而一心一意写自己要投稿的稿子。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