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节(2 / 2)


  小队长们也清楚队里的情况,孩子们就和皮猴子一样。

  苏青玉一脸感慨,“落后就要被人看不起,以后也没啥好机会。所以队里才会这么急着赶紧招老师开学。要不然你们以为队里干啥这么快就招老师?队里又不是钱多没地方花。这不都是为了队里的孩子们以后有出息吗?不复习就考不过别人,考不过就要落后。你们没出去外面不知道,外面甭管做啥都是要考试,厂里去了招工考试也要考知识,去部队里想要进好的连队也要考试。”

  她说完之后又深深叹气,“反正这事儿咱也不强迫,来多少学生教多少。你回去就和他们这么说吧。”

  “我们肯定还是得说服他们的,不能让咱队里落后。”一小队的队长动容道。

  其他小队长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都觉得苏青玉说的有道理。以前苏家屯落后了,不就被人看不起吗?也就是这一年来苏家屯开始变好了。他们平时去别的队里走亲戚,都更有面子了。

  回去之后,当天晚上下工之后,很多家里当家的就来小队长家开小会了。

  小队长们就把苏青玉说这些话给说了一遍。

  他们说的时候比苏青玉更加真情实感。

  “青玉真是没话说的,做啥都是为了咱们队里。一直为咱队里操心。这要是以前苏有福管事儿,谁还管咱们队里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啊。咱队里要是不搞复习班,孩子们九月份报名了,也比同一届的孩子们落后。以后那个啥联考,肯定考不过。那鸟笨了,不还得先飞才能不落后吗?青玉说了,这事儿不强求,可我觉得队里提供这个条件,咱还是把握住的。你们咋样我也不管,我家娃一定要去。我还指望着以后他们也能有出息。”

  “就是这提前念书,学费……”谁来说去还是收费问题。这要是免费的,不用说都得送去。

  小队长道,“早念晚念不都得给学费吗。这复习班学费也不高,不用给书本费。也没多少。咱少吃两斤肉的事儿。”

  有社员就苦笑,“咱这一年也没吃两斤肉啊。”

  “今年不就有了,等肥猪养起来了,还在乎这点钱?”

  这也挺有道理。

  然后又想起连养猪也是青玉去外面跑弄回来的。

  这里里外外的,真是给他们都考虑好了。要不是能养猪了,他们还真是下不了这个狠心把所有孩子都送去上学。

  现在有了增加收入的希望了,自然也想把孩子们都送去,总能有一个出息的。本来他们还不想送女娃去的,但是看青玉这么出息,不比男娃差,他们觉得女娃也该上学。要是家里出个青玉这么出息的女娃,那也比儿子强多了。青玉也是和他们一个祖宗,自家闺女肯定也不至于差很多。

  “青玉真是好。不愧是姓苏的。和咱就是一家,对咱们大队就是真心。”

  有人就开玩笑,“苏有福还姓苏呢。”

  大伙儿顿时哈哈的笑了起来。

  虽然老师们还有几天考试,但是大队这边却立马就得准备起来了。

  比如老师考试的试卷,这倒是简单,直接去找公社学校要一些学生做的试卷就行了。

  对于考试科目,设置的也么有那么复杂。小学就考三门,语文数学思想。中学就考的多一点了,语文数学都要考,还有文科理科的相关课程。

  难的是找不到外语老师。

  苏青玉本来还想加一门外语的,想趁着孩子们还小,早点学以后更有优势。但是这些知青们外语竟然都不行。他们上学那会儿,正是运动闹的最激烈的时候,更不用说学外语了。后来国家让学外语了,他们都已经下乡了。

  她自己外语倒是还行,但是也只能说一些日常对话而已,要让她当老师,那肯定是不合格的。她自己也不乐意把自己困在学校里面。

  虽然有困难,但是苏青玉字典里面就没有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想法。

  直接就骑着自行车往公社中学找帮手了。

  看能不能借一位外语老师。

  公社中学校长姓徐,是一位快六十的老太太。

  徐校长一听苏青玉来借外语老师,就笑了,“我们中学就我一位教外语的,还是我后来自学的。”

  苏青玉:“……其他人都不会?”

  “会啥啊,咱公社哪里有啥好教师啊,都是上个高中初中就回来当老师的。有些连外语书都没摸过。我建议你安排优秀的老师自学外语。应该没问题吧。好多老师都是自学的。”

  苏青玉心道这等自学,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自学外语,本身自己基础也不牢固,教学生又要打折扣了。

  她道,“咱公社还找不到外语好的人?不是老师也没关系。”

  徐校长一愣,“还真有。不过人家也不可能给你们当老师。”

  苏青玉问道,“住远了?没关系,大不了我车接车送。”到时候一个星期就半天的英语课就行了。

  徐校长摇头,“那也不是这个,是人在红旗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就是,就是下放下来的臭老九。”

  苏青玉:“……我们公社还有……这些人?”

  她这来这里这么久,一直忙着建设大队,脱贫致富,还真没去过劳改农场啊。

  在苏家屯的时候,她也没见过下放到苏家屯的。

  徐校长道,“咋没有呢,好几个呢。小学老蔡还去看过他们几次。文化倒是有,但是政治不合格。农场那边也不可能让他们去给你们当老师。你也别去碰那些,对你没好处的。我刚也就那么随口一说。小苏啊,你自己得注意。”

  苏青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从中学离开之后,苏青玉也没骑车回去,而是推着车子走在公社的街上。

  不去碰,那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那就不可能不去把人给请苏家屯去。

  她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这些大知识分子,多么难得啊。这样的教育资源,也就这个特殊时代能够有了。换做未来,你不是名校学子,连人都见不到。

  苏青玉想明白了,推着车子掉转头,然后去了供销社,买了点玉米饼,装备包里,又去公社找吴主任,说想去农场看看苏满贯。